朱建軍 張家民 高偉
最近,天津市河北區社區檢察室在丹江里社區“火”了。一切,起源於一個小小攝像頭。
去年11月底,剛到社區檢察室工作的河北區檢察院檢察官崔鈞浩、汪長柏,聽丹江里社區居委會主任陳靜說,小區經常發生盜竊事件,自行車、電動車經常丟,甚至有時還發生入室盜竊。一到逢年過節,情況更為嚴重,群眾憂心忡忡。
崔鈞浩和汪長柏掌握情況後,與陳靜一起在小區內進行實地考察。該小區建築面積近6萬平方米,居民2000餘人。作為老舊小區,治安管理方面確實存在隱患。小區兩個大門均24小時開放,只有一個大門有保安值班,僅有的一個監控探頭也作用有限。
崔鈞浩、汪長柏在經過調查分析後,認為小區內亟須安裝監控設備,二人立即將想法向檢察長作了彙報。院領導非常重視,經過研究決定,出資幫助該社區消除安全隱患。崔鈞浩、汪長柏和檢察技術人員立即行動起來,購置了一批監控攝像頭,並召集居民代表設計點位……
今年1月初,小區內全部監控探頭開啟,很多居民跑到門衛室參觀電腦上各個點位的監控影像,欣賞自家附近的“安全小衛士”。監控設備啟用後,盜竊案件隨之銷聲匿跡。今年春節過後,河北區檢察院檢察長韓東到該小區走訪時,王大娘對他說:“檢察院給我們辦了件大好事啊!”
據瞭解,2010年3月,河北區檢察院在全市率先成立社區檢察室,並迅速實現全區10個街道全覆蓋。社區檢察室自成立以來,採取定點服務和巡迴服務相結合的方式,收集社情民意,提供法律服務,受到群眾好評。
(本報記者朱建軍 通訊員張家民 高偉) (原標題:攝像頭的故事)
- Jul 01 Tue 2014 04:43
攝像頭的故事
close
全站熱搜
留言列表
發表留言